近年来,山西省用实际行动扎实践行大食物观理念,在保障粮食供给与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因地制宜发展农林牧渔等产业,统筹果、菜、鱼、肉、蛋、奶这些农产品供给,多途径开发食物资源来源,全方位挖掘食物供给潜力,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守牢“米袋子”,拎稳“菜篮子”,装满“肉盘子”,以多元优质的供给守护着人们舌尖上的幸福。(来源:6月11日《山西日报》)
民为国基,谷为民命。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树立和践行大食物观。2015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正式提出“树立大农业、大食物观念”,2016年把“树立大食物观”写入中央一号文件。对我省来讲,要立足山西实际,践行大食物观,让三晋“土特产”更丰盛。
要藏粮于地,端稳“中国饭碗”。稳粮保供,始终是农业生产的头等大事。2023年山西省粮食播种面积4741.4万亩,全省粮食总产量295.6亿斤,平均亩产623.5斤,总产单产再创历史新高。同时,全省肉、蛋、奶、果、菜产量分别增长8.3%、7.4%、3.0%、9.0%、5.5%。丰收的背后是山西省坚持藏粮于地,加快建设高标准农田的结果。目前全省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2488.45万亩,占永久基本农田的52.4%。今后,我们践行大食物观,首先要持续夯实耕地基础,把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构建现代农业格局的根本性措施,采取“长牙齿”的硬措施切实加强耕地保护,藏粮于地,进而千方百计扩大粮食产能,想方设法提高粮食品质,用旱涝保收、稳产高产的高标准农田“托底”粮食安全,把饭碗牢牢地端在自己手上。
要因地制宜,培育三晋“土特产”。万物得其本者生,百事得其道者成。践行大食物观,首要原则就是“因地制宜”。近年来,从中阳木耳、沁县小米,到大同黄花菜、吉县苹果,再到运城大闸蟹、罗非鱼、南美对虾等,山西省各地“土特产”不断“出圈”的背后得源于特殊的气候、水源、光照等自然条件。我省地处中部,昼夜温差大、森林覆盖面广、水资源丰富,好山好水好空气造就了“表里山河”丰富的自然资源。今后,我们要聚焦农业现代化大产业,充分发挥地域比较优势,宜粮则粮、宜经则经、宜牧则牧、宜渔则渔、宜林则林,着力提质增效,通过建成一批批城乡居民信得过的米粮仓、肉蛋筐、鱼虾篓和果蔬盘,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食物多样化、精细化、营养化、生态化的新需求,通过不断培育三晋“土特产”,最大限度地保障“人民群众餐桌上的幸福”。
要科技赋能,丰盛三晋“土特产”。践行大农业观、大食物观,不仅要向更广阔的国土空间要食物,向更广泛的自然资源要食物,更要向现代装备与创新科技要食物。截至2022年底,山西省设施农业面积达到98万亩,有效拓展了农业生产空间,为丰富重要农产品供给提供了有力支撑。今后,我们要通过现代科学的设计,进一步推广节地、节水、节肥、节药、节能的生态循环模式,促进农业绿色发展。要强化科技和装备支撑,广撷食材、广开食源、广辟食路,加快突破育种育苗、机械装备研制等核心技术,挖掘食物供给潜力。要通过不断延长产业链,提高供给效率,着力做好粮头食尾、农头工尾的大文章,不断丰盛三晋“土特产”。
仓廪实,天下安。《山西日报》的文章,既展示了我省践行大食物观的成效,总结了经验做法,更提振了信心。相信,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只要我们立足资源禀赋和农业特色优势,持续夯实耕地基础,科技赋能,我们一定能构建以大农业观大食物观为引领的优质农产品供给保障体系,实现特色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陈晨 张晓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