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产网 - 特产行业门户网站 !

商业资讯: 综合资讯 | 标准法规 | 科研技术 | 营销管理 | 创业致富 | 食品百科 | 外企新闻 | 农业奇闻 | 保健资讯 | 和谐农村

你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商业资讯 > 综合资讯 > 北京特产的尽头是苏州糕点
M.biz | 商业搜索

北京特产的尽头是苏州糕点

信息来源:uotoo.com   时间: 2024-10-30  浏览次数:158

  几乎所有人提起北京特产第一反应就是稻香村。

  殊不知稻香村本质上其实都是苏州糕点。

  用网友 @wang哪跑 的话说就是:“所谓的京式点心其实就是苏式点心的本土化。”

  乾隆下江南微服私访时发现稻香村很好吃,

  所以后来才变成北京特产的。

  稻香村的招牌牛舌酥源自苏州的袜底酥。

  正宗的苏州糕点主打的是甜和腻,充满了软语温存的暧昧氛围,所以你不得不用保鲜膜包着防止粘连。

  而正宗的北京糕点主打的就是一个干和噎,妥妥就是一副直男审美,就连颜色都不搞花活儿。

  所以稻香村入乡随俗也现在基本上都干的掉渣。

  别说本土糕点了,就连西式糕点进了京都得脱点水。

  而这还不是唯一的区别。

  如果你去过苏州,就会发现这里为了糕点精致付出的努力都可以考博士了。

  顶级糕点都是百分百复刻花的纹理。

  稍微普通点的你也总能一眼就认出这是什么花。

  哪怕最糊弄的也要还原花的基本形状。

  相较之下北京糕点就像个糙老爷们儿。

  糕点上能写字就绝不搞造型。

  即便有图案都是随便盖一个章的逻辑。

  这是樱桃蛋糕。

  这是雪花酥。

  哪怕是最高端的富华斋,糕点的造型也不过就是儿童简笔画的水平。

  这并不是因为北京人不讲究。

  而是两个地方的糕点功能的不同,苏州人拿它消遣,而北京人更多是用来饱腹。

  稻香村还算是讲究的,其他特产完全就是主食。

  因为气候的缘故北京和苏州的糕点普遍的新鲜程度也完全不一样。

  苏州人吃的糕点基本上都是刚出炉不久的。

  而且时令性很强。

  正月里酒酿饼、二月雪饼、三月闽饼、四月绿豆糕、五月薄荷糕、六月大方糕、七月巧酥、八月鲜肉月饼……数不胜数。

  而北京的糕点保质期普遍都很长,无论任何时候去都是那几样。

  它最大的优点就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它只会变得不好吃,但绝不会轻易变质。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特产网证实,仅供您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