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产网 - 特产行业门户网站 !

商业资讯: 综合资讯 | 标准法规 | 科研技术 | 营销管理 | 创业致富 | 食品百科 | 外企新闻 | 农业奇闻 | 保健资讯 | 和谐农村

你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商业资讯 > 农业奇闻 > “土特产”里新“丰”景
T.biz | 商业搜索

“土特产”里新“丰”景

信息来源:uotoo.com   时间: 2024-01-22  浏览次数:49

  品一口老醋,唇齿留香;尝一口老酒,回味悠长;捧一抔大米,晶莹剔透……范县历史悠久、底蕴深厚,乡间蕴藏着众多“土特产”,传承着独特的风土人情,承载着百姓的深深眷恋。

  在田间地头、车间厂区,围绕转型升级、做强品牌、高质量发展,范县大地铺展开一幅“土特产”绘就的乡村产业振兴新“丰”景。

  枣醋芬芳馥郁

  3月11日,记者驱车沿着板桥古镇南侧的乡间道路,穿过热闹的白衣阁乡大街,在陈楼村南侧看到一座古朴宽敞的院子。院子大门两侧刻着一副对联“遵祖训用古法酿造醋中精品立诚信讲良心维护陈氏口碑”,大门正中写着“陈家老醋坊”五个大字。

  “陈家老醋源于清光绪年间,至今已有140多年历史,2020年被评为濮阳老字号,2021年被评为市级非遗。院子四周醋酸味芬芳馥郁,中间还混着酒曲、枣香的气息。你们看,仓库里这几十口大缸,里面都是发酵中的酒醪和醋醅。翻、抖、搂、挑、扒,这些老手艺在制醋师傅手里被完整地保留下来。”一名主播在直播间正热情介绍着。为传承发扬酿醋传统技艺,3月初以来,上海领巢信息科技公司直播团队专门驻扎在白衣阁乡,每天在陈家老醋坊进行直播带货。

  “订单很火,预计今年老醋产量能达到5万斤。”陈家老醋第四代传承人陈玉延指着院子里的几十口大缸说,“这里面就是发酵后正在进行陈酿的醋醅子,经过三年日晒夜露,再经过淋醋环节,陈酿老醋便可问世。传统工艺耗时耗力,枣醋酿造成本更高,好在在大城市很受欢迎。直播带货帮了我不少忙,省了我很多时间和精力。现在陈家老醋供不应求,我只要坚守传统技艺酿造就行了。”

  老酒四代传承

  世有永泰聚,百货千家易;坊间藏佳酿,醇香醉万里。在王楼镇孙庄村,有个享誉百年的纯粮酒作坊——永泰聚。永泰聚始于清末、盛于民国,2021年被评为河南老字号。

  “创始人孙万增根据家传古法酿酒,始创‘永泰聚’字号。最远销售到东北白山黑水间,至今保存着刻有‘永泰聚濮县城北十五里孙庄东西后街路北’的木牌。”3月10日,永泰聚第四代传承人王有振介绍道,“木牌是外出送酒时,插到运酒车上的标识。”

  对于王有振来说,永泰聚这个字号、这块招牌弥足珍贵。他历来严格遵循传统纯粮酿酒技术,选粮、筛料、预制、上曲、匀拌、入缸、发酵、蒸馏、测量、分程、盛装、窖藏、成品等十多道程序,处处谨慎、事事小心。“采购过程中,粮食必须是上等好粮,要求成色均匀、籽粒饱满、干度适合、没有杂物;发酵过程中,一律采取自然发酵,禁止任何辅助手段参与,只能根据季节温度进行自然生产,严格遵循自然法则;酿制过程中,紧把火候,分阶段蒸制、分器具盛装、分类别存放……”王有振说起话来声如洪钟。

  王有振喜欢交朋友,经常邀约亲朋到酒坊聊天、喝茶、写字、画画、品酒,也常有不速之客慕名前往。3月10日,传统文化爱好者张晓方造访永泰聚酒坊,王有振拿出陈年老酒招待。瓶盖开启,酒香四溢。张晓方倒上一杯,闻了几下,尝了一口,抑扬顿挫地说:“观之,清澈、透明、微黄;闻之,清香、果味、醇厚;饮之,绵柔、浓郁、甘洌。”

  “3月初,上海知名网络媒体‘财经九号’找过来,想合作包装推广一款酒。我觉得这个想法挺好,咱生产、他营销,各取所长,关键能让更多人喝到咱濮阳的永泰聚好酒。”王有振笑呵呵地说。

  大米得天独厚

  2022年,以高标准农田和稻米产业园为依托,范县成功创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特殊的地理环境孕育了范县大米独特的优良品质,弱碱、富硒为其两大特色,晶莹剔透、软筋香甜、营养丰富为其高品质特点。范县大米被誉为“中原第一米”,是我市首个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获评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

  好秧一半稻,苗好三分收。3月11日,位于杨集乡的庆丰农业科普示范园育秧基地,工人正在自动化一体育秧生产线上忙碌着。随着机器的嗒嗒声,工人依次放置好育秧盘、育秧基质与稻谷种子,装土、配水、散种等工序自动完成,秧盘则通过传输带被运至育秧大棚里。

  “工厂化育秧具有恒温、恒湿、保肥的优点,集机械化、标准化、自控化于一体。通过自动化一体育秧生产线育出的秧苗,除了满足基地自用外,还可为周边农户提供育秧、代插秧服务。”庆丰农业科普示范园总经理王明喜介绍道,“基地内共育有秧苗114万盘,可供种植8万亩水稻机插。与传统秧苗相比,具有生长整齐、病虫害少、存活率高等优势。”

  “新时代,我们将进一步用好这方水土,把乡村资源优势转化为产品和产业优势,瞄准全链条、标准化、品牌化、智能化发展方向,构建以优势特色产业集群为引领的现代化乡村产业发展新格局,全力做好‘土特产’这篇大文章,绘就乡村产业兴旺新画卷。”范县农业农村局局长王丙臣说。本报记者 张西恒 通讯员 李红忠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特产网证实,仅供您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