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产网 - 特产行业门户网站 !

商业资讯: 综合资讯 | 标准法规 | 科研技术 | 营销管理 | 创业致富 | 食品百科 | 外企新闻 | 农业奇闻 | 保健资讯 | 和谐农村

你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商业资讯 > 特色农业 > 一粒枇杷为何卖到了三四元 记者深入兰溪产区调查
G.biz | 商业搜索

一粒枇杷为何卖到了三四元 记者深入兰溪产区调查

信息来源:uotoo.com   时间: 2012-05-29  浏览次数:502

    最近,兰溪市虹霓山枇杷合作社书记童成华一天要接到300多个电话。他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白枇杷没货了”。
    就在枇杷批量上市的季节里,兰溪枇杷产区的市场上,一向“身娇肉贵”的精品白沙枇杷产量锐减,收购价跟着上蹿到70元/斤。“一粒枇杷卖到了三四元。”不少果农感叹,“这应该是几年来最高的收购价了。”
    收购价让人咋舌,背后究竟有何原因?记者前往枇杷产区一探究竟。
    产地:娇贵枇杷量少价高
    “江南五月好,蚕老枇杷黄。”兰溪是浙江省枇杷主要产区之一,种植面积约1.7万亩。据兰溪市农业局介绍,兰溪枇杷品种以白沙、软条白沙、大红袍为主,产区以女埠街道、黄店镇为主,特别以女埠街道的穆坞、虹霓山,黄店镇殿口、上唐等村最为集中。
    像兰溪这样的我省排名靠前的枇杷主产区,早已沉浸在枇杷收获的喜悦中。
    兰溪市虹霓山村,一个离兰溪市区10多公里的行政村,因为在去年农业吉尼斯擂台赛上诞生了甜度为18.1的“冠军”枇杷而名噪一时。时令季节里,枇杷元素无处不在,通往虹霓山的公路边,枇杷订购热线的广告横幅常从眼前飘过。当地的通讯商除了推广自己的业务,也卖力地为枇杷吆喝。
    虹霓山枇杷专业合作社书记童成华介绍,村里的枇杷园区约有1200亩,村里几乎家家户户都种枇杷。“今年白枇杷裂果、次果不少,初步估计,村里一下子减产50%。”童成华说,就在5月14日、15日,一场暴雨来袭,眼见进入采摘时间的白枇杷树惨遭“毒手”。
    童成华介绍,白枇杷比较娇贵,长在树顶,要是没有树叶遮挡,容易裂果。“光照温度超过32℃,两个小时一晒,白枇杷就成干果了。要是淋上一个晚上的暴雨,第二天再一看,多数枇杷果都要遭遇裂果。”童成华指着裂果告诉记者,枇杷裂果就没有了商品价值,特别容易腐烂。
    也有果农反映,今年白枇杷产量下滑得厉害,家中的9亩地种植白沙枇杷,谁知道最后只能收获几十斤。
    “从5月16日起,各地的收购商又按照老时间陆续上门了。”童成华说,村口挂有“兰溪市虹霓山枇杷专业合作社”牌子的平楼前,会迎来各地客商。往年,果农带着装满枇杷的竹篓、纸板箱、泡沫箱与上门收购的客商蹲在路边讲价交涉。不远处,收购大户的车队等候着,车水马龙。
    “白枇杷没货,价格也抬得特别高。”第一天上货,大批收购商上门,白沙枇杷价格一下就涨到了30元/斤。合作社社员说,“第二天收购价达到了35元/斤,接下来就收不住了,涨到了40元/斤、50元/斤。最贵的时候卖到了70元/斤,个头大一些的枇杷,一粒枇杷等于三斤米的价格。”记者了解到,一盒5斤装的礼盒装白枇杷,价格也在每天变动。“最贵的时候,卖到了440元/盒。”
    兰溪市农业局特产站站长张启介绍,今年兰溪枇杷总产量约为4000吨,去年的产量差不多达到5000吨。其中减产的白枇杷,从去年的1400多吨减少到700多吨。
    比拼:果农“眼红”精品枇杷
    和枇杷之乡相隔几十公里的不少地方,枇杷的行情却不那么乐观。“白枇杷只能卖到15—20元/斤。”果农宋绍虎说,即便不愁卖,但枇杷的价格始终抬不上来,也没有想过每公斤枇杷能卖到100多元。
    一大早,冒着中雨,兰溪市横溪镇大斯村果农周旭光带着自家种植的枇杷,辗转从距离兰溪市区40多公里的村庄出发。这一次,是他们第一次参加兰溪市精品枇杷评比。一同前往的横溪镇农技站站长柳焕新告诉记者,他也想看看,大家的差距在哪里。
    5月25日上午10点,在兰溪市农业局的会议室里,果农们提供的白沙枇杷、大红袍枇杷被分置在左右两边的长桌上。从外观(果形、果重、果面)和内质(口感、可溶性固形物),22位普通消费者和农业专家现场进行评比。像是等待“小考”的学生们,周旭光、柳焕新和兰溪枇杷之乡女埠街道、黄店镇的村镇干部们,农技指导站站长、合作社大户和果农,聚在了会议室的一角。
    通过专家组和消费者投票评比,虹霓山和穆坞等老牌精品枇杷脱颖而出。
    在一片掌声中,与前来“取经”的大斯村果农一样,不少果农和经营大户都在“眼红”这样的高价水果。“在我们那儿,精品白沙枇杷的品质也差不多,但就是很少人知道。”言谈之中,不少果农早已明白其中的原委。“规模不够”、“品牌管理混乱”、“硬件跟不上”,制约着农产品最终的市场价格。
    值得一提的是,首次参赛就拿到了专家组评定的银奖,这让周旭光更加坚定了自家枇杷的营销方向。“我家白枇杷口感不错,但卖高价却很难。”周旭光意识到,改变观念很重要。
    兰溪市农业局的工作人员介绍,农业局也在有意识地推广套袋、为枇杷树撑伞等技术,希望避免枇杷树遭受冻害,以此提升质量。但在不少果农的观念中,套袋虽能防止裂果,但涉及人工成本,也会导致枇杷晚熟而卖不高价格。
    延伸:“精品路线”永不过时
    兰溪白枇杷量少价高,在浙江的另一个著名枇杷产地塘栖,也遭遇了类似的情况。记者从杭州市物价局获悉,近期杭城本地枇杷也出现了减产的情况。今年白沙、红毛丫头等主流品种受去年年底的冻害及二三月份连续阴雨天气的影响,减产30%左右,今年亩产只有1500斤左右。生产要素、人工成本都比去年有所增加,而产量比去年低,因此平均价格比去年上涨15%左右。
    塘栖枇杷五大品种,白沙、大红袍、红毛丫头、杨墩、夹脚目前价格大致分别为17元、9元、9元、6元、6元(每500克),而白沙枇杷是销量最好的品种。采摘游也是当地农民增收的一种途径,今年的收费标准大致为60元/人,比去年上涨10元/人。
    农业专家认为,由于前期的天气造成今年精品枇杷产量下降,价格过高,带有特殊年份的特殊性,但也不能忽视其中最根本的农业管理的模式。“比如,合作社通过标准化种植模式,定时定量施加有机肥,可是一些散户会选择使用农家肥,因为含氮量太高,两者出产的枇杷的个头、口感上相差很多。”对此,童成华深有体会。“合作社建立初期,我们就一直想着‘先修路再种植’。”在虹霓山村枇杷山头,主干道都通车辆,每隔几百米也有相应的分支和干道,可以步行上山。“最有效的一点,有机肥可以直接运上山,对合作社的果农来说,这是极大的便利。”
    即便水果市场疲软,真正有优势的产品仍然不会被弱化,依旧在竞争中拥有话语权。浙江省农业厅经济作物管理局水果科相关负责人孙均表示,从2006年开始,精品农业的理念不断深入果农心中。“几年前名声鹊起的宁波宁海的精品枇杷,叫价10元/粒,10粒一盒装。直到今天,也依旧很畅销。”孙均表示,归根结底,优质才能成为开启销售市场的“金钥匙”。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特产网证实,仅供您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