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特产能否“小巧”些?
信息来源:uotoo.com 时间: 2012-05-04 浏览次数:1174
“五一”小长假,很多外地人来海旅游访友,海门很多土特产让这些初来海门的外地人产生了浓厚兴趣,然而,海门土特产的包装比较简陋,单体份量过大,携带不方便。
海门特产受欢迎
肥沃的土壤,适宜的气候,给海门的农副产品提供了合适的养殖和种植基础,也产出了一些在国内外叫得响的海门土特产。
海门的山羊肉、大头菜腌齑、洋扁豆、山药、猕猴桃、海鲜、香芋、芋艿、甘蔗、山芋、草莓等土特产,近年来通过改良种植方法,以及经过媒体的宣传,其名声更响,且像红烧海门山羊肉、干腌齑、香芋、洋扁豆等海门特有的农产品更是受到初来海门的外乡人青睐。尤其是洋扁豆烧茄子、干腌齑烧豆瓣汤,香芋烧肉等菜肴,是让人吃而不忘的特色菜。到海门吃红烧山羊肉、吃干腌齑豆瓣汤等成为外地人来海后必上的菜肴。
包装提升价值
前些年,海门的土特产基本上是“光着身子”上菜场、柜台,“卖相”不好看。至今在一些农贸菜场依然可看到没有任何包装的特色农产品。“裸卖”的农产品因卖相的不精致,而导致了价格升不高,从而导致了农产品销路变狭窄,销量不大。
土特产品最容易勾起人们的乡情,最能表情达意。随着对外交流的进一步扩大,海门的农产品也逐渐走出海门,海门人也开始注重农产品的包装。目前能够用纸箱包装的土特产品几乎都经过包装后销售。可以说,相比于“裸卖”土特产来说,已经有了很大进步。据了解,经过包装后的土特产不仅赚回了包装钱,而且再一次提升了产品的销售价。
小包装更适合
大流通的社会,包装差、没有美感的产品,销售半径是有限的。据悉,现在很多外地人感觉到,海门的土特产虽然有了包装,但是简易包装,有的单箱体重很大,有的没有实行真空包装,有的包装不精致等等。据悉,目前红烧海门山羊肉包装是目前海门土特产中包装最好的,但是也有缺陷,就是羊肉没有实现小包装、休闲化、即开即食。干腌齑大都放在甏里销售,没有实现袋装及真空化。猕猴桃虽然装箱了,但是纸箱里的猕猴桃没有像鸡蛋那样进行二次包装;山药也仅仅是切断了放在纸箱内,没有小份化。
包装粗糙、体重过大,让海门土特产成为外地人“想带不敢带”的难题。外地来海的游客说,本来想多带一些海门土特产回去,但是光带一种土特产,经过几箱摆放后,车子后备箱里就满了。如果海门的土特产包装更小巧一些,那带的品种多了。一个来自上海的朋友说,以前听说海门的西瓜十分甘甜,但是一个简陋纸箱做底、里边装五六个西瓜的包装,让人感觉拿不出手。“小西瓜最好成对包装该多好。”他这么认为。
土特产品的包装不仅要注重外观,更要注重轻便。记者曾经留意其他城市土特产包装,如嘉兴的萝卜干、绍兴的豆腐干等较为著名的土特产,都是做成小包装休闲食品,这类食品因为容易携带,在被商店超市接受的同时,也深受市民喜爱。因此我市的许多产品除了开发成土特产礼盒外,也适合做成小包装的休闲食品,让我市的土特产品能走得更远。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特产网证实,仅供您参考